首页山东新闻—正文
疫情之下显强者本色 硬核工业挺直山东经济腰杆
2021年01月31日 17:38 来源:经济观察网

  工业大省山东以“3.6%”的经济增速,在与诸多沿海发达省份的横向比较中丝毫不落下风。取得如此经济增速,要比以服务业、金融业或高新技术产业见长的省份更加困难、也更加难得。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种昂

  2021年1月29日,全国31省份2020年经济“成绩单”全部出炉。其中,工业大省山东以“3.6%”的经济增速,在与诸多沿海发达省份的横向比较中丝毫不落下风。如果考虑到山东排位全国第三的经济体量,这一增速更显难能可贵。

  2020年,被成为“历史性的一年”:罕见的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继而引发了宏观经济萧条、市场消费乏力、国内产业低迷……重重困境相互叠加,一度对经济稳定发展形成了巨大冲击,对工业大省山东经济的冲击尤为显著。

  疫情之下,中国第一产业(农业)因总体呈现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模式,所受影响不大;第三产业(服务业)中,尽管线下实体店铺纷纷停业,但线上电商业务却空前高涨;三大产业之间,唯有第二产业(工业)所受冲击最大。

  根据权威部门统计局数据,2020年一季度,无论是就全国而言、还是仅就山东而言,第二产业都是三大产业中降幅最大的——山东2020年一季度第二产业降幅达7.1%!

  原因在于,工业处于三大产业的中间环节,无论是农业还是服务业所受冲击都会传导至此;而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工业自身产业链、供应链长——如中国重汽生产一台重卡涉及上万个零部件、900多个供应商——任何一个零部件短缺,都可能导致整条产业链停摆;同时,中国是“世界工厂”,工业产业与进出口贸易更为紧密,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对工业产品市场冲击最大。

  因此,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的山东,取得如此经济增速,要比以服务业、金融业或高新技术产业见长的省份更加困难、也更加难得。所幸,工业大省山东凭借着自身优势克服了重重困难,增速逆势上扬。

  大企业能抗大风险

  长期以来,山东经济在全国各省之中有着鲜明特点——因大企业林立,呈现出“群象经济”生态特点。

  经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考验,证明了大企业往往比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强。2008年,山东省经济总量一度超越江苏,排名全国第二。

  2020年疫情之下,处于产业上游的山东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不仅抗风险能力较高,而且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调配经济社会资源,率先复工复产。

  比如,山东最大的省属国企山东重工集团,在大年初三(1月27日)就实现了复工复产,成为全国重卡行业第一个复产的企业,并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复工;2月2日,山东省政府紧急协调山东能源集团复工复产,开辟绿色运输通道,保障魏桥集团煤炭供应,以解燃“煤”之急;在完成全球布局后,中国最大的葡萄酒企张裕一度在全球采购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保证自身复工复产;全国最大的无水葡萄糖原料药企业——西王糖业公司面对下游药厂频频告急的订单需求紧急复工复产,在地方政府多方协助下迅速组织货源、运力,保障药企原料需求,确保为疫情防控提供“弹药”……

  截至2020年2月27日,尽管疫情防控还处于攻坚阶段,山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开工2658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8%!复工人数394.7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4.1%,复工率居全国首位。

  根据统计数据,山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3月份实现由负转正,增长1.7%,比1-2月回升12.3个百分点,3月当月工业用电量由2月份的下降15.8%转为增长3.1%,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常态。

  在危机之下,大企业再次成为山东经济的稳定器、压舱石。

  工业体系支撑复工复产

  工业企业因供应链长、用工人数多等原因在,疫情下受到的冲击最大,可一旦实现复工复产,工业体系相对完备的山东应对疫情也更为有利。

  疫情肆虐,口罩成了企业复工、人们出行的急缺物资。在山东,完全能够凑齐口罩产业链所有环节——3M口罩无人不知,但你不知道的是,给3M提供原材料的就有东营的山东俊富。这家国内知名熔喷无纺布生产企业,产能占到全省4/5,每天生产15吨熔喷无纺布,可供生产1500万只口罩。

  在第一波复工企业中,如意科技、魏桥创业、威高、华纺股份这些纺织工业龙头,纷纷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比如,青岛服装企业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转产后,就能实现日产口罩500万只;烟台服装企业舒朗集团2月10日复产后,从成立舒朗医疗公司到首批民用防护服下线仅用4天,生产防护服所用的胶条机,是舒朗启动全球供应链从德国法兰克福空运而来。

  2020年春节后一个多月时间,山东省口罩日产量由120万只扩大到800万只,提升6倍多;医用防护服日产量由5000件迅速扩大到4.7万件,提升了8倍多。

  消杀防疫物资在其他省市或许是个难题,但难不倒山东这个化工大省:化工企业纷纷转产,向地方政府和企业敞开供应消毒剂。

  企查查数据显示,自1月1日至2月10日,全国医疗器械新增企业数超2万家,消毒产品次之,专门生产口罩企业新增注册数量154家。全国医疗器械新增企业中,山东排名首位,广东第二。新增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中,广东以900余家企业排名首位,山东第三。

  山东工业体系完整不仅支撑了复工复产所需的防疫物资的供给,对于山东进出口贸易也贡献不小。2020年,山东全年防疫物资出口525.9亿元,增长243.9%,其中口罩、防护服出口分别增长11倍、17倍!

  一位有着二十多年从业经历的山东货代指出,今年外贸出口,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广东以电子产品为主,江浙以家庭消费品居多,北方尤其是山东,防疫物资、制造装备等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补齐产业链做大内循环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重,数十个国家举国“封城”,大量国际空运航线因停航、停港而停运。这时,内循环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这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自身的产业链条必须相对完善。

  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联合国所分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在207个中类中,山东拥有197个,其中制造业占179个。

  正如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所说,“全国工业领域3个门类,我市一个不少,41个产业大类中淄博有39个,207个产业当中淄博有144个。”刚刚离任的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招商中频频提及,青岛作为中国领先的制造业强市,拥有齐全的工业门类,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各类高新技术在这里都有应用场景。

  2018年,山东就出台了《关于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通知》,完善农业供应链,创新制造供应链,优化流通供应链,发展供应链金融,全面推进产融结合。近年来,山东启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改革,在原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之上,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完善产业链每个环节,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能级。

  山东最大的化工企业万华化学,就通过自身“补链”形成完整的化工链条——构建起生产聚氨酯所需MDI和聚醚两大原料的技术与产能,既确保了生产原料,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同时为精细化学品拓展奠定了基础,从而锻造出“中国利润最高的基础化工产业链”。

  山东通过重卡产业链的大整合,将中国重汽集团划归山东重工集团,增强了山东重工在重卡产业链的短板,使之在柴油发动机与重卡整车的产能更加均衡,更好的参与国内大循环。2020年,山东重工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利润200亿元;中国重汽集团实现收入同比增长48.4%,利润同比增长65.5%。

  疫情的不确定性、供应链的不稳定性等外在因素,都将给青岛市汽车产业带来较大挑战。但青岛一方面整合用好本地产业链资源,扩大本地配套;一方面,在招商引资中,试图完善汽车产业链的短板环节。今年将有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美锦新能源汽车和北京汽车的整车制造等项目落地,同时推进存量储备项目加快落地,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汽车产业体量持续做大做强。

  山东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

  原有的产业优势与新旧动能转换改革,推动着山东这个工业大省在2020年实现了经济快速复苏。2020年,山东新一代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产业、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19.6%、9.0%和9.5%。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8个百分点。传统行业加速改造提升,高端化工增加值占行业比重超过45%,钢材深加工行业增加值占行业比重超过70%……

  2021年,全球疫情尚未消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工业大省山东在后疫情时代的区域角逐中、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能否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取得更快速的增长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