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正文
泰山童子新作《天梯——1978》高端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1年10月19日 11:19 来源:中新网山东

  泰山童子新作《天梯——1978》高端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中新网山东新闻10月18日电(鞠啸程)泰山童子长篇小说新作《天梯——1978》高端学术研讨会10月16日在荣宝京行艺术馆召开,来自高校和作协系统的学者、作家济济一堂,共商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现实意义与艺术得失。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丛新强主持。研讨环节,山东大学文学院张学军教授认为《天梯——1978》是作者20岁以前的自叙传,也类似于回忆性散文,无中心故事,将人物成长情节的淡化与局部生活细节的生动相统一,穿插书信的写法显示出结构上的复合性。

  山东大学文学院谭好哲教授讲到,77、78级考生共乘改革的时代潮流,其中独异个体的成长轨迹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部作品将家族叙事作为个人奋斗的前史和底蕴,多层次地再现了那段难忘岁月。

  山东大学文学院刘方政教授指出,作者受到本土文学资源的影响较大,语言朴实无华,如道家常,书中忆念爷爷、母亲对他的帮助和影响,至情至性,感人至深。小说对70年代末生活场景和泰安地区民间日常的展示,还具有史料价值和民俗学意义。

  山东大学文学院叶诚生教授认为,书写时代转折下的个体生命史是五四新文学开创的优良传统,作者有感而发的写作态度正与胡适“言之有物”的文学主张相契合。在这里,个人的积极进取与历史上行的走势同频共振,是生活自传也是精神自传。

  山东大学文学院黄发有教授认为,主人公米双远每每用远大理想的感召去战胜现实挫败,大众读者选择它意味着一种励志的读法,在反智主义和“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当下,该书具有历史反思和社会认识的双重意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翟瑞青教授分析了改革以来高考叙事的三个发展阶段,而肯定高考,就是肯定公平竞争,这代表了一代人的人性复归。

  著名作家、《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肯定了现实主义技法所传递的希望和热情,并从小说形象表现的前后反差和转化提出了创作中的关键问题。著名作家、济南作协副主席常芳运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认为小说所表现的“天梯”之艰,其中深蕴着一代人无力揭开的历史创痛。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赵月斌认为自叙传写法起到勾连民间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作用,并围绕“时间段节点”“励志”“史料”等文本特点从创作角度多方位定位这部小说。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宁明教授认为,书中实录的家信内容,既反映了家人对米双远的殷切期盼,也看得出一股近于窒息的压迫感,在今天的语境之下尚有新的阐释空间。山东女子学院程春梅副教授从反思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指出东方家族中的女性角色不可用女权标准一言蔽之。

  山东大学文学院马兵教授回应了赵月斌的若干观点,以冯至的《伍子胥》为例,认为延宕和空缺并非一定损害作品的完整性,他还肯定了书信部分的民间语文学意义。山东大学文学院史建国教授建议作者继续发挥其一般作家不具备的理工气质,同时掌握生活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微妙关系,放开手脚,大胆虚构。山东财经大学王美春副教授则阐释了作品浓厚的传奇色彩及其背后的人文关怀与平等思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孙书文教授以海德格尔“文学是存在真理的自行置入”的观点,就如何将旺盛的表达欲与细节的丰富性圆融结合提出问题。

  山东大学文学院丛新强教授认为,从泰山文化到齐鲁文明,从家族情怀到中国故事,从中华美德到民族精神,这部小说始终贯穿“种杏为坛,文曲星繁”的家训,为一代人的自强不息和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树碑立传。

  在作者谷玉安先生做了创作谈和答谢辞之后,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原《青年思想家》主编贺立华作总结发言,认为《天梯——1978》写出的高考“天梯”,具有穿透阶级固化的普世价值,它弱化了官僚、权势、金钱对人的霸凌;这部小说还细致地展示了泰山文化的风骨所在,正是这样一座心灵的神庙支撑起一代代学子前赴后继的信心,去抗衡历史的偶然与暴虐,承担传承文化的使命。同时,贺立华教授现场赠送作者一幅亲笔书法作品:“泰山有根山大有情,商海无涯文学是家”,也将研讨会氛围推向新境界。



  泰山童子,本名谷玉安,山东泰安人,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导师。《天梯——1978》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蓝本,以“文革”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为背景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