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正文
枣庄高新区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2023年10月30日 11:36 来源:中新网山东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枣庄高新区探索设立以人才链为总牵引的“四链融合”发展体系,创新实施“以产引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人才集聚高地。

  加强顶层设计,以产业基础锻造人才链

  枣庄高新区聚焦主导产业,出台《枣庄高新区科技创新突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实施人才引育“六大计划”,靶向引进高端人才240余人,自主培育重点人才工程61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计划6人;建设研发平台217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6家,授权发明专利574件,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市1.96个百分点。

  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实施“人才驱动‘锂’争上游——匠心打造‘锂都’雁阵新格局”创新工作品牌,典型做法被科技部火炬中心推广;引进锂电方面高层次人才59人,入选重点人才工程12人,建设创新平台43个,吉利欣旺达牵头获批省级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锂电池制造产业大脑入选首批“产业大脑”建设试点,锂电产业集群入选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锂电人才小高地建设实现新突破。

  聚焦主导产业,以科技引领激发创新链

  枣庄高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开展“揭榜挂帅”引才行动,鼓励企业采用技术入股、股权激励、项目奖励等方式引才用才,持续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枣庄市锂电行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11人,培育了国家计划中村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梁广川等一大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像精工电子这样通过创新人才带动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在枣庄高新区还有很多:华润三九(枣庄)药业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引进刘雪松教授团队,建立醇沉工序自动化生产线,获批国家重大项目,实现产值5亿元;八亿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柔性引进青岛科技大学雍占福博士开展“高性能子午胎超耐磨、高耐久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技术水平全球领先。由金永成、代彦军、王曙光等专家领衔的一大批企业产值、利税呈现集合式、跨越式增长,人才、科技、产业“动态耦合”效应不断凸显。

  强化政策扶持,以技术成果托举产业链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枣庄高新区实施人才新政“黄金6条”,坚持“四招四引”,构建“政府+中介+人才+项目+资金”五位一体引才新模式,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区孵化项目、转化成果,实施“桑梓创业”计划,用感情留才、事业留才、平台留才、政策留才,以人才项目赋能产业发展。山东省赛富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下一代Micro-LED显示技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硬科技企业。创始人陈辰博士带领他的海外博士团队和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回到家乡,践行着他的创业梦和中国梦。公司成立后陈辰通过半极性氮化镓项目成功入选国家计划,为枣庄高新区光电产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引进人才及团队落地一批项目、壮大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中北大学刘路军博士围绕大数据智能图书循环利用项目,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营业额连续五年稳居国内行业第一名。清华大学高裕弟博士在新型OLED镀膜基板上通过技术创新,成功进入高端显示产业供应体系。徐少权的智慧教育装备项目、张衍昌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杨行的超高性价比钠离子材料和钠离子电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一大批人才项目相继投产达效,产才融合发展“新引擎”蓄势待发。

  加速校地合作,以产学研用贯通教育链

  校地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枣庄高新区聚焦产业需求,深耕“校地合作”新模式,通过联合共建、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形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位于枣庄高新区汇蓝创展产业园的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是全国质监系统唯一一家从事锂电检测的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该中心与苏州大学合作共建新能源研究院,以提高检测服务质量、提升检验检测和科研工作水平为抓手,建立安全、电性能、环境和研发4大类实验室。当前,中心已成为北美标准的授权实验室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批准的CB计划认可实验室,实现“一证通全球”,助力电池产品走向世界。

  枣庄高新区通过深化校地合作,与浙江大学联合建设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与常州大学合作成立常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持续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和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将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和人才资源进行匹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