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正文
部长寄语 | 让个人“软实力”成为事业“硬核力”
2024年02月22日 11:15 来源:济南宣传

  城市的竞争,需要提升城市软实力;事业的进步,需要党员干部提升个人软实力。于个人而言,软实力就是个人在内生力、感召力、思想力、执行力、沟通力等五方面综合素养的体现。硬实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力量,是可以被量化的指标,而软实力是指精神的、无形的,容易被认为是虚的、可有可无的,常常被低估甚至被忽视。事实上,软实力和硬实力一样,都是体现个人素质的重要指标。内功扎实了,外功才有力,才能在工作和为人处事中见思想、见水平、见能力。硬实力让人走得快,软实力让人走得远;硬实力决定人生的起跑线,软实力则影响人生的天花板。特别是党员干部肩负着重要使命,更需要不断提升个人软实力,涵养精气神,练就大气场,成就大事业。

  锻造强大内生力,

  鼓足干事创业“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名言“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深刻指出,“‘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我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修心,孔子讲“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强调修心四忌;《大学》之精义“格”“致”“诚”“修”,要在一心;王阳明更是主张“知行合一”,将修心上升为“心学”的高度……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心学”是一门学问,“心力”是最强大的内生动力。提升个人软实力,就要锻造良好的心态、强大的心力,做到大事难事面前意志坚定,危事险事面前心平气定,利益功名面前淡然处之。

  正其心而戒其私。《论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正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以此告诫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借用此典故,告诫年轻干部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正心就是心要端正,以端正之心养浩然正气。正气是从政的基本要求,面对各种诱惑时,正气足才能坚定信念,坚守红线底线。“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与正气相对的是邪气,正其心,就要摒弃歪门邪道,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行,不搞“自我设计”,不走捷径、找门道、抄小道,牢记“当官发财两条路”,避免因为没有“控制住自己”“把握好自己”而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大其心而戒其窄。有一个哲理故事。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多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宰相肚里能撑船”,心大了,就能虚怀若谷,容纳万物,不被琐事牵绊,不被喜怒左右。党员干部不一定要飞黄腾达,但一定要心中有格局。大其心,就要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豪情,拓宽胸襟、提升境界,有大局观,善于观大势、谋全盘、抓整体。正如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说“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大其心就要克服心胸之窄,不见“名”必争、不见“好”就要、不见“利”就抢,也不能小肚鸡肠、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更不能孤芳自赏、目中无人、唯我独尊。胸中有丘壑,就能抓住关键重点,屏蔽无谓烦扰,做到观大势、谋大局、干大事。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同志们来说,必须紧紧围绕建设“强省会”这个全市工作大局,聚焦“项目深化年”这一主题,聚力抓好提升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等重点工作、讲好“济南故事”,自觉置身大局中做好本职工作。

  静其心而戒其躁。“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告诫世人遇到大事要做到从容淡定、应对自如。日常生活中,大家要面对和处理各种庞杂琐事,不可能一帆风顺。“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不是面对急难险重无动于衷,更不是对群众所思所盼麻木不仁,而是一种智慧、情操和境界,面对大事难事,保持平常心,摆正心态, 遇事不慌、处事不乱,压得住阵脚、稳得住形势,冷静分析问题、科学作出决策,在压力之下保持最佳状态、激发最大潜力、拿出最优方案。古人推崇“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即使独处,也要自律,不做违背原则的事,即使没有人知道,也还有天知、地知、我知。静心,就要学会独处。家喻户晓的网红主播董宇辉,曾不止一次在直播间调侃说自己是一个很无趣的人,他很少去社交场所,闲暇时基本都是待在家里喝茶、看书、做笔记,有时跑跑步。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董宇辉的生活很枯燥,但他却乐在其中。对董宇辉而言,读书不仅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成功,更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独处状态下能够屏蔽外界干扰,沉下心来审视自己,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机会,要珍惜宝贵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读书学习,比如说强健体魄,比如说反省思考。

  锻造强大感召力,

  充盈为官从政的“正能量”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古圣先贤把“立德”摆在修身的首位。立德,指树立高尚的品德,戒除心中的私心杂念,成为道德楷模。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提升个人软实力,就要自觉涵养德行,立德戒私,立大德、修大爱、成大美。

  修为政之德,戒非分之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党员干部讲政德,才能以德修身、以德润才、以德服人,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其功方能垒土成台,使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对国家有用、对人民有益。修为政之德,就要树立“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正确导向,坚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神圣使命,坚持正直为道,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刚直不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真正做到上不愧天、下不负民。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经立碑:“人到无求品自高。”这里的“无求”,是指没有私欲、没有非分之想。侥幸就是不幸的开始。讲政德,就要戒非分之想,保持廉洁操守,筑牢道德底线,坚守规矩红线,坚持“把自己交给工作、把成长交给组织”的理念,树牢正确的政绩观。

  修积善之德,戒从恶之行。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为官一时,做人一世。党员干部既要做好官,更要做好人,在生活中要多修善德。要有日行一善的追求,待人以善,与人为善,常怀善心、常行善事,做一名社会认同、群众喜爱的人;要有宽以待人的气度,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宽容之心塑造人格魅力;要有成人之美的境界,树立立他思维,在事业和工作中甘当人梯、乐见其成,搭台补台、团结协作。积善成德,也要戒除从恶之行,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坚决不做有损党和国家利益之事,坚决不做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之事,坚决不做有违公德、有伤风化之事。

  修持家之德,戒徇私之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正,则社稷安。家风家教既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关系党风政风乃至社风民风。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再到《朱子家训》里“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教诲,这些家规家训闪耀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蕴含着廉以养德、崇德治家、勤俭持家等价值观,修持家之德,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坚持讲操守、重品行,净化人际交往圈子,培养健康生活情趣,扼制私欲,管住亲友,守住大节。每一个人都有多种情感,作为党员干部,要对待人民群众有感情、对待工作有热情、对待事业有激情,也要对待家人和亲朋好友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涵养良好的家风,就要处理好这种感情、热情、激情同个人生活中的爱情、亲情、友情的关系,把亲情私事与履职用权区分开来,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费光阴一朝一夕、不谋个人一私一利,以一身正气行走在天地之间。

  锻造强大思想力,

  当好谋事创新的“智多星”

  毛泽东同志说:“领导者的责任, 归结起来, 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出主意,就是要透过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的关键与本质,分清轻重缓急,从而精准、科学、高效地做出决断,这考验的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力。思想力就往同我们的大脑,遇到不同情况需要对身体下发不同的指令,指挥手和脚去完成,方法和步骤不同,取得的效果就会有差异。思想力决定了思维是高还是低,眼界是宽还是窄,格局是大还是小。提升个人软实力,就要拥有强大的思想力,当好谋事创新的“智多星”。当然,思想力不会天生就有,也不会自然生成,而是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锻炼、成败得失中积累和磨炼出来的。

  善于从理论中“找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理论素养体现在什么地方?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站在黄洋界上问红军战士能看多远,战士回答能看到江西和湖南,毛泽东则说,我们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应该要看得更远,我们要在井冈山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这里所说的“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当然不是说目力所及,而是指思想上的高度,从理论上总体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矛盾,从而分析得出关于中国革命斗争前途和方向的正确主张。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年轻干部的特点是,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但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先进的理论具有引领发展的强大力量,掌握先进理论能够增强走向未来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特别是宣传思想队伍从事的是传播先进思想、引领风气之先的教育工作,更要带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努力做到站得高、看得远,讲全局、抓大事,不断提高抓住本质、抓住要害的本领。

  善于从实践中“找方子”。“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要注重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把所学理论应用到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服务决策的基本功。基层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和问题,对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刨根问底、一抓到底。就像提升软实力,这是一项开拓性工作,没有先例可循,我们通过实践,与北大共建全国首个城市软实力研究院,探索构建“三室两厅一中心”,策划“泉”在济南过大年,正在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子。事实证明,想都是问题,干才有答案,很多“方子”都在实践中。当然,光靠埋头苦干也不行,还要开动脑筋思考对策,切忌当“思想懒汉”,做到脑子里始终装着目标和问题,深思、善思、勤思,凡事比别人多想一分、遇事比他人多想一步、处事比以往多想一招。如此,才能在上级“问策”时能“对”出全局之策、前瞻之策、有效之策。

  锻造强大执行力,

  当好开拓进取的“急先锋”

  对一个单位来说,执行力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关键要素,决定着各项工作推进,决定着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对党员干部来说,执行力是提升本领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担当作为的重要标尺。提升个人软实力,就要锻造强大执行力,让雷厉风行成为个人的鲜明标识,当好开拓进取的“急先锋”。

  要雷厉风行,戒光说不练。古人说:大丈夫做事,雷厉风行。干事创业,如同赛跑,先人一步才能胜人一筹。推诿拖延干不出强省会,纸上谈兵不可能走在前。特别是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事物、新形势瞬息万变,像元宇宙、人工智能技术的到来,数字人虚拟主播成为新兴力量,我们的媒体能否抓住机遇、占得先机,关键看行动。雷厉风行,就要有强大的执行力,紧紧围绕工作大局,牢固树立“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落实是最有效的担当,执行力是最大的能力”的理念,把任务当作命令,把执行任务当作服从命令,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不打折扣,创造性执行好上级部署安排,推动工作不断上台阶、求突破、创特色。光说不练假把式,立说立行,就要旗帜鲜明地向虚张声势的“假把式”干部说不,坚决杜绝“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只打雷、不下雨”的情况。

  要知难而行,戒知难而退。“困难是一道坎,是一道分水岭,就像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进入一种新境界。”实践反复证明,机遇存于挑战,突破始于困境。面对挑战和困境,“躺平”不可能成功,“绕道”绝非正途。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成功一定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最好的捷径就是知难而行。党员干部要做知难而行的“逆行者”,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始终朝着问题走、迎着困难上、顶住压力拼,闯出一片新天地。“畏难便生难,不难也难;迎难而上便消难,难也不难。”很多同志不缺干劲缺韧劲,不缺冲劲缺较劲,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力不够强,顺境时一顺百顺,逆境时迷茫焦虑,甚至自暴自弃。温室里长不成参天大树,想成大事,成为有用之才,必须抗摔打,到艰苦环境中经风雨、练本领、长才干。

  要革新易行,戒墨守成规。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过去能用的老办法,现在可能行不通了,过去能借鉴的老经验,现在可能不管用了,过去的我们能干成事,但如果不加强学习可能现在就跟不上时代。古人自古就讲自省,孔子主张自省悔过,曾子坚持“每日三省其身”,曾国藩把自省当作吃饭穿衣般的必备之事,每天通过记日记和“静坐”检讨过失。自省如同“照镜子”,对照“镜子”,可知自己的衣着形象是否整洁端正。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诱惑,如不能及时反省改过,就容易迷失自我。只有通过自省及时发现问题,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本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适应事业需要。党员干部要经常“照镜子”,检视自己是否坚持党性、是否勤政为民、是否担当作为,及时革新易行,改正缺点,校正人生的航向。

  锻造良好沟通力,

  绘好团队建设的“同心圆”

  同样对接协调一件事,有的同志三言两语就能把事情协调好,有的同志“千言万语”也办不成事,这就是沟通协调的差距。沟通协调,不仅仅是交流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分歧、形成共识,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提升个人软实力,就要锻造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更好地争取上级支持理解,更好地布置任务、协调事项、推动工作,为队伍建设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绘就干事创业的“同心圆”。

  沟通协调,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曲解上意,不隐瞒下情,不好大喜功,不回避问题,不夸大其词,不避重就轻,不文过饰非。对上级,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客观地分析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对下级,要正确地解释上级的部署要求,理性地引导大家的认知和认同,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

  沟通协调,要善于换位思考。所谓旁观者清,换位才能“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将心比心、增加理解,从而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自身工作,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换位思考,就要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理解问题。要增强大局观,强化补位意识,做到“各拿各的号、同吹一个调”,确保工作无死角、不掉队。

  沟通协调,要学会掌握火候。言有所戒,凡事有度。如果一味地只顾自己的想法,不问青红皂白、不分时机场合、不管是非轻重,不顾对方的态度或反应,想啥说啥、乱评乱议,甚至喋喋不休、穷追不舍,好事也会办砸。沟通协调,必须掌握火候,讲究分寸,无论有多大分歧、多少矛盾,都应公平对等、心平气和、诚恳真挚进行交流协调,力求通过相互尊重、体谅包容、开诚布公的理念和行动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编辑:沙见龙